二人台
申报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编号:Ⅳ-73
类别:传统戏剧
批次:2006(第一批)
级别:国家级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以及与之接壤的晋北、冀北、陕北一带,是流传广泛的重要地方剧种。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民间艺人在“打坐腔”的基础上,吸收社火中的“踢股子”等舞蹈,又吸收蒙古族音乐元素,逐渐发展、演变而成。二人台融民歌、舞蹈、曲艺、牌子曲和地方小戏为一体,因早期为一丑一旦、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而得名。
二人台传统剧目有《走西口》《打樱桃》等,这些剧目多源于当时的生活,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赞美爱情、叙述儿女情长等为主要内容,另有一些在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剧目。二人台有“西路”与“东路”之分,呼和浩特地区二人台属西路二人台。在演唱形式上,可分为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3大类。在演出形式上,可分为“打地摊儿”、“小班接台”、“赶交流”等。另有牌子曲的演奏,俗称“耍牌子”。传统的“打坐腔”仍是二人台表演艺术的组成部分。
二人台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碰撞而产生的民间戏剧艺术形式,也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朴实的故事情节、悠美的旋律音调、热情的表演手法、亲切的方言道白,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2006年,二人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