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
编号:Ⅷ-124
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2011(第三批)
级别:国家级
蒙古族拉弦乐器包括潮尔、马头琴、四胡。
元代已有用胡琴伴奏的说唱。蒙古人常以潮尔、马头琴、四胡等拉唱自娱。一些人则自制马头琴等馈赠亲友。在兴安盟图什业图等地,几乎每座蒙古包必挂马头琴、四胡等乐器。一些说唱乌力格尔、好来宝的艺人,既是演奏高手,也是乐器制做的能手。
马头琴因顶端雕有马头而得名。琴身呈梯形,老式琴面蒙有蟒皮或羊皮,现一般为木质。琴杆用硬木制作,张两股马尾弦,音色悠扬。
潮尔和马头琴相似。琴箱呈梯形,琴面蒙蟒皮或木制,琴弓张马尾毛,两弦定为四度。
四胡俗称“四股子”,蒙语为“胡日”、“胡尔”,是说唱乌力格尔、好来宝时伴奏的特色乐器。琴筒为木制,呈圆形、六角形或八角形,一端蒙羊皮或蟒皮。琴杆多用乌木或红木。张四根弦。竹弓上所张马尾分成两股,夹在一、二弦和三、四弦间。中、低音四胡比高音四胡大些。
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精良,音色独特,体现了蒙古人独特的艺术情趣和聪明才智。
2011年,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